[体娱] [公众号文章][20160110]2015同志电影年度报告

本帖最后由 灵魔魇 于 2023-11-23 18:22 编辑



刚过去的2015年是同志电影艺术气息最浓的一年。这一年没有《平常的心》、《爱,简单》或《骄傲》这样的亲民作品,却见证了作者同志电影在世界各地的大放异彩:从《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杂耍般的蒙太奇引发全场WTF,到复古典雅的《卡罗尔》点亮戛纳电影宫和全球影评人的心,再到《醉·生梦死》连夺四项金马奖以及同志导演桥口亮辅的《恋人们》登顶旬报十佳第一名——这些电影也许离观众较远,评价也两极分化,但它们毫无疑问的展现了导演的个人风格和美学志趣,因此收获了来自电影圈的如雷掌声。

当然,最重磅的新闻恐怕还是委内瑞拉同影《来自远方》水城擒获金狮奖了(记得我去年曾提到拉美同志电影的崛起,想不到这么快就应验)。《来自远方》是继《断背山》后第二部获得威尼斯最高荣誉、也是千禧年后第三部被欧洲三大电影节“加冕”的同志电影。坦白说,这种高处不胜寒反而让人对2016年有些担心...



2015年也是北美商业院线发行同志电影最多的一年,男同、女同和跨性别题材都有代表作。只是院线发行得多了,DVD和VOD就变慢了,因为片方首先要保证大银幕的盈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2015年的同志电影“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原因,这一现象预计在今年上半年会逐渐消失~(你们懂的)

我们总是照顾不好自己却关心他人


一、2015年的七宗“最”


                                  ▲最佳喜剧:《出柜第4格》

直男好友们在死党出柜后不但自修同志知识
还手把手的带死党走入同志人群
欢乐有爱的出柜故事
轻松打破性向藩篱
难怪横扫各大影展的观众选择奖


                                   ▲最佳爱情:《卡罗尔》

她对卡罗尔的感情和世间男女的爱情没有任何区别
除了卡罗尔是一位女性
这是一场关于凝视的终极美丽
温柔得叫人刻骨铭心


                                  ▲最佳平权:《抱紧他》

来自澳大利亚的平权呼声
在不断犯错中彼此抱紧
那些活过的、爱过的人总能让人唏嘘
这就是真人真事改编的分量


                                ▲最佳纪录片:《宽衣解带》

把奥斯卡服装设计师与深柜巨星的隐秘恋情穿插在好莱坞的历史胶片中
一位毕生追求美和真实的人
最终被人们记得的只有电影里的华服丽裳
令人叹息


                                 ▲最佳戏剧呈现:《橘色》

很难想象拍摄道具居然只是三部iPhone手机
橙红的画色、铿锵的配乐加上子弹式对话
构成了年度最抓马电影
导演应该把逼撕到银河系去!


                        ▲最佳艺术呈现:《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

分屏、广角、蒙太奇
一部关于镜头调度的大百科全书
在极丑的角色身上拍出了极美的画面感
找一个墨西哥爱人吧
让他在性与死的雨夜为你插红旗~


                  ▲最佳处女作:《来自远方》 | 《柜中野兽》(并列)

委内瑞拉导演洛伦佐·维加斯以沉默客观的写实
袒露出男人与男孩相恋的脆弱与危险
80后美男导演斯蒂芬·邓恩则是凭借迷幻的意识流手法
捕捉到了沉默青春的海水与火焰
一部是金狮奖得主,一部是最佳加拿大电影
两部处女作各有惊艳
我们总是照顾不好自己却关心他人

TOP


二、关键字解读

【9471万美元】

这是去年北美票房收入最高的四部同志电影之和
新片票房最高的三部依次为:《与外婆同行》、《丹麦女孩》和《卡罗尔》
三部电影创造了1822万美国票房



等等,不是写的9471万吗?!忽悠啊!——呃,其实是因为去年存在着一部无冕之王:《模仿游戏》。这部电影虽然是2014年发行的,但得益于奥斯卡效应,绝大部分票房收入都来自于2015年。整个2015年《模仿游戏》共取得7649万美国票房,并且以9112万的总票房一举超越《断背山》成为影史第二卖座同志电影。作为一部商业文艺片,《模仿游戏》讲述的不是“我是同性恋”,而是“我作为同性恋做过什么”,从而将同性题材成功嵌套在类型片的结构当中。这种思路对同志电影的商业化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至少在去年两部电视剧中我们就看到了相同的尝试:《超感猎杀》(嵌套科幻)和《伦敦谍影》(嵌套罪案)。

【奥斯卡】

第88届奥斯卡共收到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语片申报,这80部影片中有五部是同志题材,分别是泰国的《棋盘游戏》、希腊的《仙尼亚》、立陶宛的《桑格莉之夏》、多米尼加的《沙之美元》以及爱尔兰的《维瓦》。这五部电影已经表明它们是经过本国电影主管机构认证的年度最佳,能够代表该国这一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维瓦》成功晋级外语片初选九强名单。有趣的是这(又)是一部在拉美拍摄的同志电影,讲述哈瓦那一个18岁同志理发师的变装梦。



而在英语片上,《卡罗尔》和《丹麦女孩》都是今年奥斯卡的两大热门。《卡罗尔》在最佳影片/导演/女主/女配等主要奖项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丹麦女孩》则是有望冲击最佳男主/女配奖项。两片在女配单元的对决堪称本届奥斯卡的看点之一:鲁妮·玛拉和艾丽西亚·维坎德同为新生代女星,无论拼角色还是拼表演都棋逢对手。除此之外,关于同志评论员戈尔·维达尔打嘴炮的政治纪录片《最好的敌人》亦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初选名单(15强)。

【跨性别】

LGBT中相对边缘的T(跨性别)近年开始频频进入主流视野,就连金球奖和艾美奖都对《透明家庭》不吝肯定。而前奥运冠军凯特琳·詹纳公开变性经历的采访,更是吸引了全美1690万观众收看,创下近年访谈类节目的收视记录。



观众对跨性别的好奇也开始投射在了大银幕上:《丹麦女孩》、《失去的女孩》、《橘色》以及《关于雷》等不但成为国际电影节的一抹异色,而且在选角上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度,可以吸引到埃迪·雷德梅恩和艾丽·范宁等好莱坞明星的加盟,就连“精灵王”雨果·维文也在《裁缝》中情不自禁的穿上美艳女装。明星代言对增加跨性别群体的可见度是有利无害的。

【中国】

可能是因为中国同志电影沉寂得太久了,以致于哪怕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让人想手动点赞。去年底北京法院站在同志导演范坡坡一边,认定广电总局下架同性恋题材纪录片的行政答复违法,这是司法第一次对公权力屏蔽同志电影说不。然而作为被告的广电总局,似乎也在悄悄发生一些改变,不然就无法解释《模仿游戏》7月在内地大银幕的公映。去年内地还引进了一部变性题材+开脑洞的科幻批片《前目的地》。

国产片中也开始出现对同性恋的正面刻画并且成功过审:获得金爵奖的《烈日灼心》,上映时完整保留了吕颂贤和邓超的感情纠葛以及一段激情戏;《闯入者》中秦昊饰演的同志儿子含蓄道出了中国当代同志与父母相处的尴尬与代沟。这种没有把同性恋当作猎奇的平实创作态度本身就值得肯定。此外大陆参与投资的合拍片《再见,在也不见》亦有陈柏霖和杨祐宁从友情到爱情的青涩故事。



只是要看到的是,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仍然是缺少明确指引的黑箱操作,有着太多的人为因素。涉及同志情节的电影遇到不同的审片人很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命运。一天电影分级制度不实现,同志电影在中国就依然是战战兢兢行走在灰色空间,既不利于电影人的创作,也无法培养固定的观众群。
我们总是照顾不好自己却关心他人

TOP


三、2016年看什么?

在这一年,多兰将带来他群星荟萃的《只是世界尽头》,讲述一位艾滋末期作家漂泊多年后返家跟全家人撕逼的故事;弗兰兰继续发扬恶趣味,在《王蛇帝国》中找来鲜肉拍摄轰动一时的钙星谋杀案,不但自己担任监制还在GV片场亲身肉搏;虽然剧集被砍,但《寻:特别篇》将作为电视电影在HBO台播出,也算给剧迷们做出了一个交代;同样需要交代的还有《自由坠落2》,两位帅警官这次能否再在一起让人拭目以待。

而号称内地首部顺利过审、以同性恋为主角的跨国爱情片《寻找罗麦》,能否在跳票后顺利上映,将成为2016年的最大悬念。女同电影值得期待的有朴赞郁腾挪时空、讲述朝鲜闺秀与女仆恋情的《小姐》,以及在情人节上档、周冬雨和佟丽娅谈情说爱的群戏电影《奔爱》...



PS:随着社会进步和包容,两岸三地都开始出现了自己的同志电影节。香港同志影展是全亚洲历史最悠久也是规模最大的同志电影节;台湾地区是在2014年创办的台湾国际酷儿影展,并且一开始就将华语同志电影的辅导创作提上日程;内地也逐渐从地下走到地上,在2015年启动了上海骄傲电影节。

电影节文化是同志影视的重要组成,也是同志群体用行动支持“我们的电影”的方式。虽然大家可能习惯了网络观看同志电影,但如果可以,也请关注和爱护同志电影节这一新生事物,因为它们担负着同志电影在中国阳光上映的希望。



我们总是照顾不好自己却关心他人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