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的路] 【原创】多伦多生活,浮华背后的辛劳

  跟着QAF,带着大家玩了多伦多的几个大街小巷和悠闲小镇,可是生活最终总得踏在地上;美食、美服、声色娱乐背后是流水一样的钞票和数字越积越多的信用卡帐户;Brian除了夜夜杯酒笙歌也得为了工作熬夜到凌晨、Justin在餐馆端盘子估计手也粗了不少,而TED缠在一堆数字里天天拿个计算器到处算的场景也算一个标志了,Michael重新回BigQ受的冷遇和跟EM一起穿着少得可怜得布料穿梭在一堆恶心得老男人之间的场景相信大家也不会那么快忘记……

   人在社会,很多时候一切都得靠自己;也听到论坛很多的朋友,除了疯狂热爱QAF外,对待工作也同样毫不含糊,希望我们今天的付出都会对明天有所交待。

    这次给大家看的这两篇文章就没那么轻松有趣了,希望通过我这个不专业的报道员,让大家能更了解多伦多,了解多伦多的生活……

     两篇文章我用蓝夕的笔名发表于加国无忧和北美时报。
[IMG]http://tinypic.com/iyemfc.jpg[/IMG]

体验多伦多火锅店之打工:我感慨万千

Labor是劳工的意思,时常有人戏称在加拿大的labor工是全世界文化素质最高的了,时常可以看到工厂里数学教授和电子工程师边抬着钢筋边讨论代码方程式等——诚然,这些可能是谣传,但只要你人在加拿大,马上就可以亲身一验真伪。

初来加拿大不久,寻找专业工作屡屡碰壁,我只好急于要找一份labor工来make money以渡过坐吃山空的日子。在我连续两天对以住处为圆心,方圆十里的所有可能工作的场所进行地毯式的work in 之后,终于,一家中国火锅店对我有了兴趣。早知道轻易拿到的OFFER跟免费的午餐一样,不会给你惊喜,但是也没有料想到会是这样的经历。

工作是从7点开始的,由于没有在火锅店打工的经验,接到上工的电话后,我整整花了两个小时准备,上网查餐馆的常用语、火锅店的一些服务规范,因为工种是前台服务员,心里还盘算了半天是不是该把国内带来原本想参加party的大红旗袍穿上,事后证明真是瞎起劲,幸好最后套上T恤牛仔裤就腿儿腿儿地去了。

整个Training的过程只不过10分钟,也就是让我看看菜单背背菜价,在我还在心里念叨着平时餐和周末餐的几种菜色区别的时候,老板娘递给我一个插着餐巾纸和圆珠笔的小黑围裙和两张菜单,就开工了。菜单上是很多菜价和晚市和消夜的价格,还有酒水和锅底,没关系,发挥聪明才智,给我15分钟,等到老板娘在端菜的空档考我每个菜价的时候,我的应答如流,让她找不到第一次工作的破绽。由于数次找工被无加拿大工作经验受挫,所以在这家火锅店虽然是我第一份工,还是骗老板娘说,我已经来了半年了、这是第好几份工了:幸好今天的表现,让她和另外一个服务员对我所说的丰富打工经验深信不疑。

人渐渐多起来了,除了要招呼客人以外,还要收拾吃完的桌子、一手端两个大盘子走马灯的上菜、换桌布、倒扎啤、扫地、开火锅、洗永不休止的杯子、火锅的炉子、好不容易停下来的时候,还得手里一边穿着羊肉串一边用眼睛瞄着客人们,看看随时有需要第一时间冲上前线。

就是这样,我像一个陀螺一样,从7点开始旋转,一直转到了凌晨3点多;当时间跨过午夜的那一刻,我的脑子已经全都是浆糊了,还得面带微笑,拖着已经肿胀的腿问:晚上好,想吃点儿什么?厨房的传菜铃不停的响,客人在此起彼伏的举手示意,一桌又一桌的残羹冷炙要收拾,老板娘苛刻的要求和粗鲁的训斥,我觉得自己就像一片枯黄的叶子,飘来飘去。

临走的时候,老板娘问我,明天就你一个人从下午4点做到凌晨3点,行不?我昏倒,幸好我及时问了一下薪水,结果比国家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7块4毛5还低,只有6块5,而且也没有服务业应该有的小费,看着老板娘一脸横肉的表情,我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提早问了——明天,还有明天么。不过,我是一个现实的人,如果我寻找其他工作时仍然继续碰壁,那么,明天的明天,或许总有一天,我还会在万般无奈之际,再来找您……

后记:

短命的labour初体验就在两腿浮肿眼睛迷离的状态下结束了,除了自我检讨,也想把我的这些问题告诫给仍然在打工线上挣扎的朋友们:

1、一定要认清打工目标,在上工前务必讲清楚小时工资数目,是现金还是支票,最好能有一个书面凭证或者第三方证明。

2、一定要找清楚自己的位置,要明确打工目的,是以练英文为目的还是接触社会增加经验为目的,还是单纯赚钱为目的,最好能跟专业有一些挂钩。

3、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该工种,不要以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打工。

除此之外,这次打工还让我对遍布这里的留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后厨洗盘子洗到睡眼朦胧站立不稳汗流浃背的也是小留学生;在火锅店吃的满嘴流油高谈阔论,深夜2点还出来胡吃海塞的也是留学生;而且后者的数量远远超过我的想象,让人失望。

我想经历了这次痛苦不堪的一天,我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认识,当我在端着盘子健步如飞的时候,心里在想着以后如何让自己永远摆脱这种现状,也激发了我更加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我想这种教育胜过一千次的单纯说教,所以,如果我以后有孩子,我也一定要让他去餐馆打工,体验一下人生。
[IMG]http://tinypic.com/iyemfc.jpg[/IMG]

TOP

温沙农场的大爷大妈们

一直以来对网站上层出不穷的温沙农场打工广告很感兴趣,上面写着悠闲轻松的工作、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农场环境、是什么魔力可以吸引大批新移民前往,而温沙农场究竟是何种模样?想得再多不如亲身探访一次,买了灰狗的票跳上去往温沙的车,ok, 解开我的谜团吧!

   其实所谓的温沙农场,却都不在温沙,而是密集在距离温沙30分钟车程的leamington小镇;小镇离美国的水牛城只有30公里,它还有一个别名“The Tomato Capital”;顾名思义,农业是它的主要支柱。别看小镇不大,却密集着差不多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农场,加一起差不多800英亩了,车开过两条非常短的热闹街道,就是漫无边际的绿色田地和滚滚黄尘的乡间公路了。农场主要由我们国内常见的塑料大棚构成,每个农场主力种植的品种也不同,有蔬菜的、水果的、花苗的;基本所有的农场都是由本地人经营,走进农场内部,除了不停运转的巨大机器,偌大的一个厂房,只有几个人开着小电动车穿梭其中;看着阳光下让人目眩的绵延好几里的白色塑料大棚,让人困惑,谁来承担起栽培和种植这么多作物的工作呢?

    谜团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一一解开。

    在农场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尤其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活儿的细皮嫩肉的留学生和年轻人。从培育苗秧到给这些蔬菜盘藤、插杆、打叶子、喷农药到收割、装箱、包装、运输,基本都是一条龙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却让人力不从心。就以简单的给黄瓜苗盘藤来说,为了保护娇嫩的黄瓜苗,在整个过程中不能戴手套,黄瓜藤上的小刺又很多,盘一个藤就已经是满手红痒了,可是还有几百个黄瓜藤等着去盘。同时,工作的速度和数量也有规定,动作慢的话还有被解雇的危险,再加上大棚里面闷热难当,一般都要带两件汗衫替换着穿,汗水打湿了一件再换另外一件;一天下来不是“辛苦”二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在这些农场工作的人也大都是从中国、墨西哥、非洲、印度来的;朋友是做农场中介工作的,就是专门负责为这些农场招工人并管理、车接送这些工人。他手底下差不多就有几百个工人,我去了他为这些工人租的宿舍,虽然也有干净的上下铺和雪白的墙壁,但是密集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还是让我想起了国内的民工。由于农场工作的辛苦,大多数人只是坚持了一个星期就逃也似的离开了。留下来的,几乎90%的工人都是5、60岁的大爷大妈,他们基本都是因为儿女移民加拿大来探亲的,因为孩子每天都上班,他们呆在家里看不懂英文电视出去玩又不认识英文路牌,为了解闷才到农场来的;面对着让年轻人望而却步的工作,大爷大妈们干的却是乐呵呵的,每天接他们下班的时候,看着他们站在太阳地下健步如飞的走过来,不由得暗暗佩服他们那一代人的毅力和忍耐力。不过,看着他们已经全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居住在狭小的宿舍,每天干着超越他们体力范围汗流浃背的工作,仍然感觉非常心酸。

  大爷大妈们打电话给儿女报平安的时候,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这里活儿轻松着那,生活好着呢,还有很多人能聊天,可热闹拉……”几月一次回城的时候,特地挑上干净体面的衣服,把已经全白的头发染成黑色,买上大包小包的东西,努力让孩子们看不出辛劳的痕迹。印象深刻的是里面有个阿姨,60多岁,已经在这里干了一年,头发差不多全白,听说我们要回多伦多,赶忙从枕头下的小包里取出她的血汗薪水,让我们带给她在城里的女儿,因为孙子生白血病,她才这么没日没夜的拼命工作。不知道她女儿要是哪天来农场,会不会还忍心让她的妈妈在这里继续干活。

     除了农场,小镇还有一个非常非常美丽的湖,湖边有白色巨大的岩石,可以靠在上面看风景、钓鱼,一望无际的湖水让人有种在海边的错觉;看着飞舞的白色海鸥和远处红色圆圆的夕阳,我在想,不知道大爷大妈们是否会有机会看看农场外的风景,也站在湖边吹吹清凉的风,舒展一下酸疼的筋骨。而我们把年迈的父母接来享加拿大的蓝天绿野的初衷,是给他们幸福还只是给我们自己一个心安的理由?不过我知道,在以后日子里,当我在超市里拿起一个个红红的番茄、绿色的黄瓜的时候,会想起这群让人难忘的温沙农场的大爷大妈们。
[IMG]http://tinypic.com/iyemfc.jpg[/IMG]

TOP

谢谢yashar的理解,谢谢mephist 真实的故事。

浮生梦易醒,很多时候不愿意去直面真实而艰难的生活,在电影院里,在电脑前,当四周黑暗寂静的时候,很容易有种错觉,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也暂时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但总有灯亮起来的一刻,总得拿着包和衣服往外走,踏出门厅的一刻听着嘈杂的城市,站在车水马龙的街上,找着回去的公车站,一切又都回归现实。

朋友在东京已经快5年了,每天下班上班经过的一条灯红之路都是操着东北口音的女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努力讨好的笑着;多伦多也不是没有,打开求职板块,每小时50块100块的特殊职业招工比比皆是;像我们拼死拼活一个晚上累到半死也只不过45块,还不到人家一个零头。

但是,任谁选择怎样的人生我们已经没有评点的精力和权利,只是希望今天做的一切,明天不会后悔,而是倍感骄傲。
[IMG]http://tinypic.com/iyemfc.jpg[/IMG]

TOP

mephist ,别把tamama吓坏了,毕竟是Freshman,一切才刚刚开始。。。。
[IMG]http://tinypic.com/iyemfc.jpg[/IMG]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